5月18日,昌邑市公證處接到了一個來自軍營的求助電話。某部士兵小潘入伍前購買了一套商品房,現(xiàn)在急需辦理抵押貸款等手續(xù),銀行要求本人必須回去面簽,而小潘剛剛入伍,訓練任務緊張,根本沒有時間回到千里之外的老家辦理有關手續(xù),于是希望公證處能到部隊訓練營地為其辦理委托公證,解決他的燃眉之急。
公證處對小潘的求助非常重視,立即指定專人與小潘建立微信聯(lián)系,整理、傳送相關證明材料,約定前往辦理時間。要求辦理時盡量不耽誤小潘的訓練時間,同時減少逗留、接觸時間,遵守部隊防疫要求,做好個人防護。
公證員通過微信迅速與小潘建立了聯(lián)系。小潘把身份證、戶口簿、購房合同等資料發(fā)給公證員。公證員經(jīng)審核符合受理條件,及時予以受理,并多次與小潘溝通,敲定了委托條款,修改打印好了委托書,并把談話筆錄、告知書等公證材料發(fā)給小潘進行確認。為了不耽誤小潘訓練,公證處決定在小潘訓練間隙為其辦理公證手續(xù)。
5月19日,公證員和助理駕車行駛100多里趕往部隊駐地。因部隊訓練流動性較大,經(jīng)多方打聽,公證人員終于在約定時間前到達了部隊營地。為做好疫情防護,公證人員與小潘在距離營房最遠的營地邊緣處,隔著柵欄簡短溝通后,將打印好的所有資料交小潘簽字、按指印,并對其進行拍照。前后僅用時幾分鐘,就辦完了所有公證手續(xù)。此時,集訓號響起,小潘向公證人員揮手道別。
回到公證處,公證人員立即起草公證書,質檢、審批各流程一路綠燈。當天上午下班前,公證處就把六份裝訂整齊的公證書,快遞發(fā)送給了小潘的母親。
一直以來,昌邑市公證處注重發(fā)揮公證法律服務職能,積極支持“雙擁”工作,在昌邑市司法局領導下,多次開展“送法進軍營”、“法律服務進軍營”活動,發(fā)放法律服務手冊、贈送法治書籍,并派出資深公證員到軍營講解公證法律知識,為軍人解答法律咨詢,將法治和公證法律服務送進了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