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王大媽來到縣公證處申辦繼承公證。值班公證員在與王大媽的詳談中了解到,王大媽的丈夫陳某已經(jīng)去世16年了,去世時對陳某名下的房產(chǎn)、存款等身后事在公證處一并作了處理,但直到近日看到《長期睡眠個人公積金賬戶清理公告》才得知丈夫還遺留有一筆公積金,因為手頭上沒有一點憑證,而子女又都遠在外地,就再次來到公證處試試能否解決。承辦公證人員隨即通過“金華市無證明平臺”對陳某的公積金賬戶進行了查詢并得到即時反饋,幫助王大媽拿到了陳某公積金賬戶的詳細憑證。因公積金賬戶余額符合小額遺產(chǎn)繼承公證的限定額度,公證處當即為王大媽辦理了小額遺產(chǎn)繼承公證,這樣既不需要遠在異地經(jīng)商的子女特意趕回浦江處理繼承事務,也省卻了王大媽來回奔波準備相關證件材料。一個小時后,王大媽順利地拿到了公證書,也為這筆塵封了十余年的款項確定了歸宿。
一般情況下,對財產(chǎn)申辦繼承公證需要所有繼承人親自到場對其繼承權利作主張或放棄,如果繼承人在外地不能到場則需提交要求繼承的委托公證書或放棄繼承的聲明公證書。為方便當事人取得小額遺產(chǎn),各地公證處紛紛開通了小額遺產(chǎn)繼承公證的綠色通道,只要所有第一順位的法定繼承人都同意以共同繼承、委托代表領取的方式申辦公證,就僅需要一名或數(shù)名繼承人作出領取后妥善保管并忠實依法分配遺產(chǎn)的承諾后,公證處直接為其出具可以領取存款的公證書。
同時,金華市在2018年率先啟動了“無證明城市”改革,王大媽在整個公證程序中只需填寫一份《親屬關系承諾書》,用承諾的方式就取代了以往死亡證明、親屬關系證明等所有“證明”,真正做到了“無證明”。整個程序所需的相關資料均由公證處在受理案件后主動聯(lián)系各個部門進行點對點核查,以數(shù)據(jù)代跑免去了王大媽的奔波之勞。
為了幾千元甚至幾百元的遺產(chǎn),以往所有的繼承人都要一起前往公證機構(gòu)辦理相關手續(xù),費時又費力,現(xiàn)在通過小額遺產(chǎn)繼承公證+無證明公證的模式卻可以簡易辦理,既便利了群眾,也顯著降低了整體社會成本。